close

對人性的探討

針對其心理狀況 加以解析

而後

進行開導與心靈的建議

先不以藥物治療

心病得心藥醫

何況

誰也沒權力 以藥物來讓其他人屈就、妥協

 

而身心有症狀者

常常會力不從心

且會覺得

他人對不起自己

或是

憑什麼他人可以有健康的心靈結構

反倒進而想辦法 將其認識之人

以其他方式 讓其成為與自己一樣的人

這個心態

是本希一直無法理解的

 

是什麼樣的打擊

或是

先天的疾病造成(包括微生物陽性遺傳)

造就 該病人的心態扭曲

 

這世界上的人

都有壓力

若因壓力 就做出離經叛道的事

那如此 就是自己逃避、規避面對的一項手段罷了

(為何記得吃飯? 上廁所? 賺錢花用?...等 卻以壓力來詮釋自己的不穩狀態)

 

本希的心理學

目前 還在持續理解中

畢竟

當時只有參與幾周的教育訓練

而後取得了證書

(目前證書 在某**處)

 

由於自己正向態度、正面思考邏輯

加上 願意傾聽

所以 就得隨時放下、歸零

否則會將對方的情緒 轉嫁到自己身上

那就無法 正向判斷與靜心溝通

 

或許

之後 不寫文章後

本希 可以朝向講師資格部分

努力地學習、增加自己所或缺的知識

便能以一技之長

回饋眾人

 

心靈的開導

往往 只要方向對了

就能讓一個 執著於負面 (當下)的人

重新看待一切

並讓自己願意跨出一步

這對對方與這個社會 絕對是正面的效果

 

而本希

是右腦思考著

所以 有很多想法、假設性問題

常常會透由寫文章 去確認究竟是哪裡需要加強或改善

而後 便是放下、歸零

此種方式 屢試不爽

 

而這種方式 

對他人或許沒什麼效果

可對自己而言

卻是目前 最佳的方式

 

互勉之~

9071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da1973 的頭像
    linda1973

    Linda の 部落格

    linda19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